【湖畔心语】第12期 这些能力,孩子拥有了吗?
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能力和良好习惯的最佳阶段。如果能从小培养孩子的这些能力,对孩子的成长将会十分有益。
一、做事情的逻辑能力
孩子从一年级起,大人就要有意识地逐步培养孩子在做事情方面的逻辑能力。比如:在学校的时候,有的孩子总能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书本,并且把自己的书包整理得整整齐齐,而有些孩子收拾书包也特别慢,书也是杂乱摆放。怎样让孩子变得有条理呢?其实这也是逻辑能力的一种培养。孩子自己整理书包的时候,大人先在边上观察孩子是如何整理书包的,很可能会看到孩子是一股脑把需要的东西全部放到书包里,这时候大人就要引导孩子,让他按照顺序排列,如大书在后,小书在前。同时讲为什么这样整理,让孩子对有序有一定的认识。逻辑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孩子将来应对多项任务的时候能够快速理清思路,找准先后,有条不紊地进行处理。
二、时间观念
时间观念十分重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上学不迟到仅仅其实只是培养时间观念的开始,进了学校,遵守学校的作息安排,是强化时间观念手段。放学到家后,家长可以给孩子制定一些“约定”,比如说回家先洗手,然后把作业先完成,就能自由活动。这个双方的约定也是体现了时间观念,时间观念的培养可以促成孩子合理分配时间的能力,当然一开始还是需要家长给孩子规划,才能逐渐形成这样的观念。
三、自控能力
孩子年龄小,自我控制的能力不强,但不能因为孩子小就依着他,而是应该做好引导。比如说,孩子看到其他同学吃零食,会嘴馋,甚至会伸手直接拿,你可以跟孩子说“嘴馋是正常的,但要学会控制自己,跟我们说想吃什么,我们会考虑给你买来吃的。然后顺便强调一下陌生人给的的东西千万不要吃。”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在培养自控力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学会正确可行的抒发情感的方式,既要“堵”也要“疏”。自控力的培养其实很难,大人有时候也会失控,所以,培养孩子的自控力需要从小培养。
四、独立思考的能力
如果家长希望孩子独立思考,家长一定要知道这不是你养育孩子的目的,它是你养育孩子的过程。父母不能低估孩子自己的能力,但也不能强迫孩子做他能力未达到的事。我们想让孩子尝试新的东西,变得更独立自主。可是如果他们还没有准备好,我们就去强迫,这可能会事与愿违,让孩子感到挫折和失败,而不敢进行新的尝试,他们就会更加依赖我们。想让孩子更独立自主,可以让他们参与做一些家务,比如摆放餐具,给植物浇水等。让孩子参与做家务,会让他意识到自己的参与和贡献是很重要的,这会让孩子在不同的角色里成长。
孩子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家长的重视与坚持,这也相当于父母为孩子进行的投资和准备。具备了这些能力,孩子将来在面对任何情况时才能战胜困难,突破困境。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