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心语】第30期 亲子关系,最值得投资的关系
经常听一些家长抱怨:辛辛苦苦供孩子上学,买最好的学区房,把最好的东西都给他,可孩子为什么还是没能成为我们想要的样子?
亲子关系里,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父母各忙各的,留下孩子独自战斗。孩子们不是突然长大的。如果在孩子最需要陪伴的时候,你缺席了,或者在孩子性格养成的关键阶段,你没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又怎么能要求孩子长成你心目中想要的样子?任何角色都可以被替代,唯独父母的角色,无可替代。事业上再成功,也无法填补没有好好教育孩子的缺憾。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错过就再也不能重来。教育孩子,不是高高在上,更不是撒手不管。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应该是同一个阵营的战友,为了同一个目标,肩并肩一起努力。
01 爸爸的角色,妈妈永远无法代替
父爱如山。爸爸和妈妈的爱天生不同,有些陪伴,妈妈永远无法替代。爸爸的爱蕴含着勇气和力量,适合教孩子树立规则,陪孩子做运动,承担孩子的价值观建立。
呼和浩特有一位爸爸,每天早上陪着女儿晨跑。女儿在前面跑,他就骑车跟在后面默默陪跑。坚持一天容易,但坚持一年太难。这位爸爸坚持了整整5年,从女儿六年级开始,一路跑到了高中,陪跑工具都换了好几茬,从自行车换到三轮车,后来又换成了摩托车。冬天,因为心疼女儿训练辛苦,他还在院子里用木材、轮胎、毛毯等废旧材料,亲手建了一座简易健身房。在爸爸的陪伴和鼓励下,女儿的体育成绩越来越好,还多次打破学校运动会记录。
也许一些爸爸会说,平时工作那么忙,哪有时间陪啊?对孩子的陪伴,从来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陪伴的质量。如果时间少,就尽量给到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如果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只顾玩手机,这样的陪伴就等于“无效陪伴”。
你在孩子身上认真投入的每一分钟,都有意义。哈佛心理学教授吉尔博特说过:“十年后,你不会因为少做了一个项目而遗憾,但你会因为没有多陪孩子一个小时而遗憾。”当爸爸的角色在家庭中缺失,那么孩子缺失的,不仅是安全感、勇气和自信,还有幸福的童年。
02 妈妈的好情绪,决定家庭的幸福
当家里有一个长期缺席的父亲,就很容易有一个焦虑的母亲,最终很可能会养育出一个失控的孩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妈妈的情绪,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情绪。当妈妈的情绪崩溃,孩子的世界其实也在崩塌。
曼彻斯特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德.特洛尼克做过一个著名的“静止脸实验”。实验刚开始,妈妈开心地和孩子玩耍,孩子也开心地回应妈妈。接着,妈妈突然变得严肃起来,除了眨眼,几乎面无表情。孩子马上感受到了不安,于是开始想方设法吸引妈妈的注意力。他用手指向妈妈,把身子靠向妈妈,但妈妈仍然面无表情、一言不发。不到2分钟,孩子没有得到妈妈的反馈,开始转身,扭动身体,崩溃大哭。
一个情绪稳定、幸福快乐的母亲,是孩子一生的财富。心理学博士、脑科专家洪兰女士在TED演讲时说:“母亲是家庭的灵魂,母亲快乐全家快乐,母亲焦虑全家焦虑。”杨绛先生说自己的母亲,“心胸宽大,不念旧恶,所以能和任何人都和好相处,一辈子没一个冤家。” 胡适也说,“母亲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便吓住了。”在一个家庭里,当妈妈情绪稳定、感到幸福的时候,孩子才会真正幸福,也更容易走向成功。
李开复曾经说过:“家长,多陪陪孩子,无论多么忙,都要和孩子一起玩,平等地谈心。不要以为孩子送到学校了,一切都是老师的事情,然后回家了就督促做作业。孩子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这些。”作为爸爸,尽量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作为妈妈,尽量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要相信,亲子关系,永远是一生中最值得投资的关系,它关系到两代人的幸福,对孩子未来的事业、婚姻、家庭都影响深远。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