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心语】 第45期 阳光心态 健康成长
小学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由于身心变化比较快,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孩子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多姿多彩的生命离不开健康的心理,拥有健康心灵和阳光心态,才能拥有五彩斑斓的美好生活。
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1. 狭隘:即斤斤计较,心胸太狭窄,不能容人也不理解别人,对小事也耿耿于怀,爱钻牛角尖。
2. 嫉妒:当别人比自己好时,表现出不自然、不舒服甚至怀有敌意,更有甚者竟用打击、中伤手段来发泄内心的嫉妒。
3. 敏感:即神经过敏,多疑,常常把别人无意中的话、不相干的动作当作对自己的轻视或嘲笑,为此而喜怒无常,情绪变化很大。
4. 失落:小学生抱有许多的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失败感。
5. 自卑:对自己缺乏信心,以为在各方面都不如别人,无论是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总把自己看得比别人低一等,这种自卑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情绪。
6. 叛逆:小学生正处于成长过渡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大人的监护。同时,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易对任何事情持批判的态度。
主要应对策略
一、遗忘
不要把今天的烦恼带到明天,多想光明的一面,少想阴暗的一面。
二、宣泄
苦恼时,找可信任的、谈得来的朋友倾心交谈,将心中的郁闷及时倾吐出来,以免积压成疾。
三、转移
当情绪不佳时,可将情感转移到其他活动上去,如写字、打球、唱歌等,从而将心中的苦闷、烦恼、愤怒、忧愁、焦虑等情感转移或替换掉。
四、宽容
对别人要宽宏大量,不要求别人一定按你的想法去办事,原谅别人的过错,给别人改错的机会。
五、陶冶身心
经常参加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社交活动和文体活动,也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培养生活的乐趣。在学习之余,应常到公园游玩或赴郊外散步,欣赏乡野风光,体验大自然美景。
六、运动
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放松紧张的精神状态,能将由各种压力所致的心理疲劳转化为体力上的疲劳。心理疲劳转化为体力疲劳后,会随体力疲劳的恢复而恢复。在体育运动中,由于人的精神专注于运动中,注意力进行了转移,能暂时忘掉生活中的各种烦恼。再者,运动中的竞争和游戏性质充满了乐趣,能愉悦人的精神,调节不良情绪,达到缓解压力的目的。
七、放松训练
具体做法是:被人激怒后或十分烦恼时,可做深呼吸运动,摒除脑海中的一切杂念,并配合肌肉的松弛训练,此法在心理工作者的数次指导后即可自如运用。
八、确定恰当的目标
应该根据自身的条件来确定目标,量力而行,不要对自己的期望值太高。只有正确地估计自己,审时度势,客观地确定目标,才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减少心理上的压力。
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奠定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基础。亲爱的家长朋友们,让我们齐心协力,加强家校合作,关注孩子的性格、情绪、意志、品格、兴趣爱好的培养,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孩子们播种好习惯,收获好性格,享受好人生,借助彼此之力共同点亮孩子的心灯,照亮他们的人生之路!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