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心语】第43期 正确面对挫折 快乐健康成长
孩子们从小到大,父母最常强调的是成功,比如比赛赢了有多风光、考试得了第一有什么奖励,鲜少会告诉孩子:输了怎么办?失败了怎么办?又该怎样去面对?但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挫折困难是在所难免的事。要让孩子学会保持乐观心态,积极向上,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就需要让孩子正确面对失败和挫折,找到问题、解决问题,多次尝试获得成功。作为家长,应该如何让孩子正确地面对失败和挫折呢?
帮孩子摆脱消极情绪的方法
1.把消极思维拟人化
把消极情绪看作家长和孩子之外的第三方,再给它起个名字比如:刻薄鬼、消极博士等。当消极情绪来袭,父母不要指责孩子,而是要告诉他:“一定是消极博士又来烦你了”、“是刻薄鬼又打来电话了”。这样做把消极情绪变成了你和孩子共同对付的大反派,孩子会感到你和他站在同一战线,抵御消极思维也变得更容易接受,更有意思了。
2.运用同理心
同理心是一种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理解当事人信念和感受的心态。人和人的情感并不相通,孩子遭遇的问题,在家长看来可能都是些芝麻绿豆大的事请。但是,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苦恼不以为然,只会加深孩子的消极情绪,迫使他关闭内心,不愿接受父母的帮助。家长要懂得运用好同理心,认真感受孩子的烦恼,听他说说小小的心事,孩子会更愿意敞开心扉,接受父母的帮助。
如何培养乐观坚韧的孩子
1.给孩子植入“成长型心态”
人有两种基本类型的心态,一种是固定型心态,另一种是成长型心态。拥有固定型心态的人认为:人的智力、能力和品性是天生的、固定的、一成不变的,因此成功取决于人对自己的天分。拥有成长型心态的人则认为:人的智力、能力和品质是可变的素质,是可以发展的潜力,成功取决于人的实践和努力。
持有固定型心态的孩子会特别看重输赢,因为他们需要一直证明自己是聪明的,如果不能如此,他们就会退缩,回避挑战,也就很难取得成长和进步。因此,家长要给孩子们植入成长型心态。当孩子做得好,表扬孩子时,不要表扬孩子的聪明,而是要表扬孩子努力和进步。这样,孩子会认为事情做得好不好,取决于他们是否努力,与自我无关,他们会不惧怕挫折和失败,也就更容易获得成功。当孩子做得不好的时候,要告诉孩子“你只是尚未做到”,隐含的意思就是“你能做到,只是目前还没有做到而已”。
2. 提升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父母怕孩子跌到,就清理掉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每一块小石子,只会培养出脆弱消极的孩子。适时放手,让孩子自己跌倒、再挣扎着重新站起来,才是帮助孩子获得力量和成长的最好方式。作为家长,当孩子无法提出解决方案时,我们可以帮他想出一些解决的方案,但是不能直接告诉孩子该怎么做。
例如:孩子写作业总是拖拉,那我们可以这样跟孩子说:“我发现你最近写作业总是拖到很晚,你能先规划一下时间吗?”如果孩子说“不能”,那我们可以说:“我们一起来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引导孩子自己一步步学会合理规划时间。最后,及时肯定和表扬孩子在解决问题时付出的努力。当我们发现孩子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的创造性和付出的努力时,要及时给予孩子肯定和表扬。
3. 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优点
习惯了消极思维方式的孩子,不擅长发现事物好的一面,看待自己时往往会放大缺点,无视优点。如果不能很好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所在,孩子遇到困难,就会没有底气、不敢挑战。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并且及时指出来。例如:“你的语言能力很好,讲故事非常生动”、“你很有人缘,大家都愿意和你玩”、“你会把书本收拾的很整齐,是个勤劳的孩子”。帮孩子发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可以平衡他们对自己的消极看法,即便遇到挫折困难,因为知道自己有优势,孩子依旧能够保持自信,从而更有决心和毅力坚持下去,取得成功。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怯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作为父母,我们没办法为孩子搬走所有绊脚石,也不可能永远为他遮风挡雨,但我们可以培养他们乐观坚韧的心态,在一次次与挫折相遇和交锋中,保持乐观积极向上,不断自我成长,从而跨越挫折、抵御风雨,看到人生更美的风景。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