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吴中教育

高中

初中

小学

幼儿园

其他

  • 1
  • 2
  • 3
  • 暂无资料
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研究>详细内容

教学研究

拾光探路·美育同研——记香山实验小学承办吴中区校际协作美术教研组小学第四组教研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2-14 10:35:52 浏览次数: 【字体:

潜心教研齐探索,扎根教学促提升。为进一步加强校际之间的教研合作,发挥联盟学校教研的整体优势,为各学校、教师提供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活动平台,12月13日上午,吴中区美术第四联盟组各校美术教师齐聚香山实验小学开展美术联盟教研活动。本次活动我校一共三位青年教师参加。

第一节课,朱蓓蓓老师执教一年级《谁画的鱼最大》一课。朱老师的课堂重视直观性、互动性,在玩中学,让学生充分体验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运用各种鱼的视频,海底小纵队的故事情节,以及数学课堂上学习的基本几何形和美术课堂的点、线、面相结合,运用对比的方法营造良好的美术教学气氛,教学过程顺畅自然、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第二节课,周旨彤老师执教四年级《有趣的字母牌》一课。周老师的这一课是一节跨学科的综合课,将英语学科和美术学科融合一体。让学生通过联想、变形、添加等多样的表现手法,从认知、游戏、分析、探究、合作、实践、拓展等环节,培养学生观察、设计、审美及动手实践的跨学科综合学习能力。本节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氛围活跃。

活动第三节,崔玲钰老师执教五年级《中国龙》一课。崔老师从了解中华民族的象征“龙”、龙的形象、龙的文化、现代龙的应用、中华民族龙的精神等五大方面深挖本节课的知识重难点。通过绘画与手工结合的实践形式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还大大增强了学生们作为龙的传人的自豪感。

展示结束,协作组的老师们集体针对三节课进行了研讨、交流。大家积极参与,真诚交流,畅所欲言。协作组长黄兰老师针对性地肯定了展示课的亮点,同时也指出了可以提升的空间。

崔老师课前准备充分,精心制作龙头、龙身、龙尾的示范视频,手工作品非常有创意。本课作业是手工制作龙,最好欣赏部分也都是手工制作的龙为主,课的前后连续性会更强。

朱蓓蓓老师上《谁画的鱼最大》一课,条理清晰,逐步深入,最后板书示范如何画出一条最大的鱼,教学效果好。最好能加入故事情境,增强学生想象空间和创作热情。

周旨彤上《有趣的字母牌》一课,,老师示范作品生动有趣,想象力丰富,显示了老师优秀的美术素养。

今天的课,更坚定了我们上单元课的必要性,单元课的优势能给学生更多讨论、思想的空间,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那么赶,不那么急,让师生闲庭信步感受美、表现美。

——木渎实验小学黄兰老师

三位老师都做了充分的很准备,课件、板书都很精美。崔老师那节课,结构完整、环节自然,示范体现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就是教得有点多,学生主体性还不够。

朱老师的课,很轻松,教态自然,尤其是用折纸的方式,由一个三角形翻出鱼鳍、鱼尾,很直观的降低了画鱼的难度,形式非常好。课中询问鱼鳍的作用,融合了科学学科,呈现了多元化的学习。

周老师的课,由游戏导入,轻松有趣,抓住了课的重难点,层层递进,体现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木渎实验小学周洁老师

第一节崔老师课视频导入,生动趣味,课堂思路清晰,环节相扣,重点突出,设计合理。建议以学生为主导,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第二节朱老师课堂准备充分,教学思路清晰,启发学生循循善诱,建议标题中“大”的含义可以多思路。第三节周老师课堂条理清晰,设置环节趣味,激发学生兴趣。语态绘声绘色,亲切有感召力,建议美术学科可多元化、多学科融合,思考作业呈现可与生活关联结合。

——长桥实验小学陆云老师

三位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三节精彩的美术课,老师们基本功扎实,可塑性非常强,很期待他们学习了大单元课程后的表现。

第一节《中国龙》开头的动画很吸引人,但往后反而弱化了龙的形象,作业时没有体现龙的多样性,手工制作难度大,综合性强,今天崔老师迎难而上,很有勇气。

第二节是一年级的课,低年级孩子对动物有着浓厚的兴趣,用跳一跳摘到果子的方法,把知识点和提升的能力往深里挖一挖,比如说做鱼王要求,加一点故事情节会让他们更有积极性。

第三节课,周老师的板书、材料的准备得特别充分,整节课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讲授到位,只是学生制作时字母偏小,变形不够夸张,设计应用类的手工课,先让学生知道做什么,怎么做,带上想法,思考怎么变,如何变得与众不同。

——吴淞江实验小学王迎花老师

每次开展教研活动都像一次收获累累的旅行,比起一遍遍磨课中得到的成长,各位老师们宝贵的建议更让我受益匪浅。例如我的《有趣的字母牌》这一课,可以更加严谨地归纳设计方法,展示环节可以与英语学科更好地融合等等。作为青年教师,我还需多多揣摩,多多学习,不断突破自我,展现更完美的课堂。

——香山实验小学周旨彤老师

学之愈深,知之亦明,行之则远。本次研讨活动是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探索,为一线的美术教师提供了鲜活的实践经验和深刻的启发。以研促教,以教促思,以思促学,学无止境,我们在艺术教育教学路上的探索亦无止境。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