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吴中教育

高中

初中

小学

幼儿园

其他

  • 1
  • 2
  • 3
  • 暂无资料
您的位置: 首页 >校园新闻>校园动态>详细内容

校园动态

【湖畔心语】 第17期 和“拖延”说再见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5-14 08:48:58 浏览次数: 【字体:

        在生活中,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清晨闹钟响了,知道应该起床了,可脑海中的声音又告诉自己“没事再睡五分钟吧”,结果上学迟到了;周末休息,作业还没有完成,心里想着“没事,还有天时间呢。…… “拖延使我们的计划变成泡影,也让无数的梦想变成幻想。拖延一旦形成习惯,想改变它就难上加难

46d9cb0de1104047a2abba85fa7b1370.Jpeg

 

绝大多数同学认为:拖延的原因是懒惰,或者认为是自己没有掌握时间管理的正确方法。这种认知看似非常有道理,但实际上并不正确。请大家仔细思考一下,如果你正在做一件你非常感兴趣的事情,比如逛街、上网、游戏,你也会拖延吗?当然不会!那么导致拖延的原因是什么呢?

e7a63546b33548da89191d6a5583b0ba.Jpeg

 

1.生理原因

孩子反应迟钝做事情总是慢半拍。如果孩子在运动协调能力、注意力和反应能力方面,明显比同龄人逊色,父母则应该让孩子多参加一些户外运动,刺激孩子神经末梢和协调功能的发育。

2.心理原因

喜欢拖延的孩子,往往有一个性格急躁、期望值高和控制欲强的父母。面对强势的父母,孩子很无助,只能将拖沓作为无意识隐性对抗语言,不断给自己心理暗示我斗不过你,但是可以拖,并由此强化了自己的拖拉行为。对待孩子的事情,父母正确的行为态度应该是你的事情要你自己完成,你有很多选择,但每一种选择会有不同的结果,你必须自己承担。

3.行为原因

孩子拖拉不只是单纯行为层面,在其背后,真正的原因往往在于孩子缺乏正确的时间观念,缺少计划性,做事没有条理,又或者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没法集中注意力。

此外,如果孩子写作业时,环境嘈杂,总是面对这样那样的诱惑,自然也难以专注于完成作业。

e2f1c065a0e147d78f57f80a52b46c01.Jpeg

 

要想让孩子和“拖延说再见,我们该怎么做

面对孩子的拖延行为,父母一定要明确界限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行为是不可取的。一旦孩子越界,要给予合理的惩戒,以此来提高孩子的自律意识。

ac6914e6908e4ad2bccb72f33d4b4f0b.Jpeg

1.任务重组

喜欢拖延的孩子,往往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家长可以帮助孩子重组任务,在短时间内完成一部分任务通过累计方式完成任务。写作业为例,将1小时完成的作业,缩短为20分钟完成抄写,10分钟完成默写,15分钟完成背诵15分钟完成练习尽量缩小设定任务与完成任务之间的时间,让学生心理上更易于接受。

 

2.增加计时性活动

父母可以从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在做事情之前,先规划好流程和时间,培养孩子有效地进行时间管理,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让孩子意识到:原来我还可以这样做!

f9bb987aa6b04542b7f6b199653cd0a3.Jpeg

 

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学会时间管理,必定会让孩子事半功倍,和“拖延”说再见


1b1b9db892424b4d925347dc8bf0929f.Jpeg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