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吴中教育

高中

初中

小学

幼儿园

其他

  • 1
  • 2
  • 3
  • 暂无资料
您的位置: 首页 >校园新闻>校园动态>详细内容

校园动态

研思同行 学习赋能成长时——观摩苏州市小学数学作业创新案例交流展示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9-30 11:10:29 浏览次数: 【字体:


秋风和煦轻柔,阳光温馨恬静。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强作业管理的通知精神,9月28日香山实验小学全体数学教师集中进行线上观摩学习苏州市基于实践探究 践行学科育人”的小学数学作业创新案例交流展示活动。

创新作业设计,“双减”赋能提质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必要延伸,发挥着诊断、指导、检验、评价的功能。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如何在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内让学生“学好”“学足”呢?各区域的优秀教师给了我们启示。他们从作业的设计意图、创新之处、学生作品例举、再思考等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又通过答辩与会老师提出的相关问题,使我们对作业创新有了更深地理解。

听线上观摩课,悟作业创新魂

接着,聆听了由许兵兵老师执教的《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园园老师执教的《多边形的面积单元练习课数学老师们认真观摩细心记录,感悟作业上做“减法”,减重复性低效作业,课堂上要做“加法”,让学生自主探索吃透理解知识,保障课堂的教学质量。

听专题讲座,方向引领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王月芬博士带来了《课程视域下的单元作业设计与实施》的专题讲座。首先,王主任介绍了作业的内涵和作业的价值同时指出老师注重作业的批改,忽视了作业布置的过程。其次主任介绍了单元作业的主题性综合性实践性和结构性指明单元作业本质追求与核心素养一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最后,王主任介绍了作业设计几个关键要素加强小学数学作业规范,发挥其育人功能

线上观摩活动已经告一段落但是香小数学老师们的脚步不会就此停止。回到岗位后他们深入反思,内化所听所学,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感悟吧!

周怡:

观摩了本次交流会让我对作业的创新设计有了更深的认识,作业应该让学生有效巩固所学知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不应该成为学生的负担。传统的作业模式比较单一,内容比较枯燥,因此我们要设计创新作业,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立足整体,把握好重难点,设计形式多样化的作业,不局限于书面作业,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从做中学,玩中学,让学生真切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趣味性,真正爱上数学。

杨雅慧:

关于作业创新是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提出的,创新作业自然是在普通纸质作业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改革,需要我们思考怎么将作业与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相结合,达到育人的目标。我从教的六年级教学,学生每天的作业量很多,在有限的时间,要让学生能力有效提升,教师要提升课程意识,作业布置也需要教师注意到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的同时注重过程,点面结合,不应该只看一个知识点,而是整个单元知识框架。

沈记川:

如何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对于实现中小学生减负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在精心设计基础性作业的基础上,还要适当增加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作业,探索弹性作业。例如,在多边形的面积练习一节课例中,在设计问题时,设计了一些在原来基础性练习之外的探究性练习,比如,从梯形的面积推导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的过程倒转了过来,但是更加强调了几种多边形面积推导的联系,也使得整个单元的内容成体系。比如,用以盈补虚的方法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这些过程,让学生感受图形之间的联系,由一个图形延伸到一类图形,增强学生的拓展和思维能力,无形之中也减轻了学生作业的负担。

郁若凡:

作业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然而长期以来,完成作业、批改作业对于学生和老师而言却成为了一种双向的负担。难道作业就一定要是枯燥、重复而机械的吗?答案是否定的,在今日的案例汇报中,我见识到了诸多新颖的作业:制作不同版本的钱币小画报,聆听长辈们讲述往事,当一回小当家人,让学生在一系列中活动丰富对人民币的认识;学习完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后,动手用框架、小方块搭建一个立体图形,巩固新知,又在过程中逐步培养起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充分理解,用心设计,将理论知识和具体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作业就会变得有趣而精彩!

王聪聪: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是一个大课堂,蕴涵着丰富、鲜活的课程资源,远离生活就意味着让学生失去课程的另一半世界。而学生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因此教师在数学作业布置中要做到创新,让学生在大量的数学实践中多动手,多运用,从中开发创新潜能,使知识得到升华。此外,教师还需要满足学生对作业的个性、心理和情感需求,以创新的视角去捕捉新颖有趣的元素,做到让数学学习回归到以学生为主体、回归到以生活实践为形式,使寓学于乐贯穿于创新设计的过程中。

求知之花,线上绽放

沐浴着金秋的凉爽,伴着丹桂的芬芳。这一份精神食粮,滋养着我们的思想,不断地给予着我们力量。学习的道路很长,成长的历程永无止境,努力建构更丰富的数学创意课程、创新作业,为让孩子们不仅仅学有用的数学,还要学好玩的、有温度的、有魅力的数学不断蓄力!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